
活出自己,是人生中永遠的衝動!2023年回顧,今年有認識ano真是太好了~
這是一份假名為podcast的自我告白。回顧了2023年,乃至這3年的精神低靡狀態,我決定跟他們道別。2023認識了同樣emo的ano,真的是這一年最棒的禮物。我想就像她的歌曲陳述的那樣,如何活出自己,這不是一時軟弱的衝動,而是人生的永恆課題,是永遠的衝動
這是一份假名為podcast的自我告白。回顧了2023年,乃至這3年的精神低靡狀態,我決定跟他們道別。2023認識了同樣emo的ano,真的是這一年最棒的禮物。我想就像她的歌曲陳述的那樣,如何活出自己,這不是一時軟弱的衝動,而是人生的永恆課題,是永遠的衝動
《費馬的料理》第6集深入探討料理作為藝術形式的微妙層面,特別是在感官經驗與思考創新之間的平衡。劇中主廚與副廚之間的對話和衝突,凸顯了藝術創作中感性與理性的辯證關係。此外,集中也涉及了競爭與合作的主題,探討藝術家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面臨的孤獨與挑戰。這集不僅是關於料理的故事,更深刻地反映了創作態度與藝術追求的核心價值。
其實我算塔羅有時還蠻感覺、蠻直覺的。感知抽牌的人的情緒,感知牌面的情緒。像是在看一齣戲、在讀一場夢一樣。能感知這些情感,大概就能猜測未來會如何演變。因為情緒也總是有他的軌跡在。
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種類變化,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命名是一種自己對自己、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但也是一種投射:有時我們想從他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但忘了他人對我們的投射有時也是一種貼標籤。
人們經常對新事物感到癡迷。然而在追求新科技、新思想、新技術時,常常不自覺將新的價值放得過大,忘卻了使用工具的「人」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
樂手ano近期翻唱了神聖放逐樂隊2011年的歌曲,並邀請該樂隊參加自己的節目。他們在節目中討論了他們的相遇、共同經歷,以及如何通過獨特的創作宣泄情緒。出於自身經歷,ano和樂隊主唱の子在歌曲中均展現強烈的情感投射,其作品因此充滿力量且具有個性。
《辛波絲卡談寫作》是辛波絲卡回覆創作投稿的意見函集結,所以裡頭不會有太多宏大的文學觀點,而是對於新進創作者的意見提點。這樣的文學意見是很細緻且直接的,對於當代台灣的詩創作其實也極具參考價值。
那個城堡、那個家、那個擁有魔法的空間,其實就是自己的心靈空間。你越不世故,你就擁有越大的心靈空間,就越能抵禦世俗的侵襲。
其實戀愛跟戲劇一樣,一場戀愛若滿是道理或說教,其實會變得很無趣。所以戲劇中最有趣的其實不是波瑠滿嘴的戀愛經,反而是看似理性的她開始動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