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 Youtube 七的身心靈專欄
鐵口直斷就算了吧!
其實我算塔羅有時還蠻感覺、蠻直覺的。感知抽牌的人的情緒,感知牌面的情緒。像是在看一齣戲、在讀一場夢一樣。能感知這些情感,大概就能猜測未來會如何演變。因為情緒也總是有他的軌跡在。
我的書房 日本文學 評論與隨筆
藝術家必須以藝術專業面對社會爭議:以美感角度看潘柏霖散文事件
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種類變化,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Podcast / Youtube
關於「名字」:他人的投射,自我的期待——寫於PODCAST「我想跟你說說話」第一次錄音之後
命名是一種自己對自己、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但也是一種投射:有時我們想從他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但忘了他人對我們的投射有時也是一種貼標籤。
我的書房 社會 / 文化 / 政治 評論與隨筆
買新玩具比玩還重要?你染上了嗜新瘋 (neomania)嗎?
人們經常對新事物感到癡迷。然而在追求新科技、新思想、新技術時,常常不自覺將新的價值放得過大,忘卻了使用工具的「人」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