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這些角色他們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Web 2.0興起後,聲量和流量成為重要的商業及社會貨幣,改變了文化、音樂、文學與政治等領域。流量不僅賦予平民話語權和商業機會,也影響社會參與方式。但流量文化的盛行可能忽視專業知識,短視化和情緒化占上風。如何適當平衡專業與流行性,把握聲量與深度的協調,成為當前挑戰。
人們在學習東西時,真的很容易陷入限制性思考的陷阱,好像覺得一定要按照步驟、非得學什麼技巧才行。但有時候人需要摸索、需要嘗試、需要失敗,他才能知道為什麼要學某個技巧,也才能知道該技法的用意為何。
這些心靈創傷所呈顯的畫作,是真實的心靈呼喊,而非「夢境」般的虛構。
「匱乏」有時是一種心理上的幻覺。人們常常假定資源不足、時間不夠,所以拼了命累積,死命地追著金錢跑。對於妨礙囤積的任何動作,就會被視為是浪費、沒效率。
本文討論心靈創傷與集體情結,述及心理分析師塞繆爾金布爾斯的著作《文化幽靈》,該書提到心靈創傷可能源於社會及文化因素如種族歧視和階級不公,並可能遺傳給後代。我引用多個案例,包括《危險心靈》等,探討如何透過「幻影敘事」透徹了解文化創傷。
芸森的作品的確很溫柔、也很輕盈,輕盈到,覺得這樣的美好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消逝。我覺得這正是芸森的作品的魅力所在。
在《反脆弱》中,塔雷伯挑戰了當代文化的盲目樂觀,呼籲我們不要僅依靠科技和趨勢預測來控制未來。他提倡更尊重歷史、文化和人文。書中不僅探討了經濟理論,更包括了歷史、人文和哲學故事,呈現了不同角度的反脆弱性。從政府體制到個人層面,書中呈現了多元並具有挑戰意味的觀點。
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種類變化,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人們經常對新事物感到癡迷。然而在追求新科技、新思想、新技術時,常常不自覺將新的價值放得過大,忘卻了使用工具的「人」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
《辛波絲卡談寫作》是辛波絲卡回覆創作投稿的意見函集結,所以裡頭不會有太多宏大的文學觀點,而是對於新進創作者的意見提點。這樣的文學意見是很細緻且直接的,對於當代台灣的詩創作其實也極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