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的人,表面上有更能超越邊界的網路與手機,但大多時候我們寧可沉浸在同溫層、沉溺在影音的聲光娛樂之中。過往年代那種針對不公平的反抗精神,幾乎不可能再現。
因為太過善良,深怕自己會打擾或傷害他人,所以碰到困難一切都自己承擔,不願求助他人。最後,自我就被自己的善良封閉起來了。
我一直覺得,藝術可以比身心靈書籍更觸碰到生命的核心。一個人在投入到創作時,必然會面對到自己的個性、與生命的難題。而唯有自己真正突破這些困境,你的創作才有機會突破。
這些情緒並沒有輕率的變成政治抗爭的語言,因此作品保留了纖細的特質,而這其實比政治抗爭的語彙更加的有力,也更惹人憐愛。
你是否被人問過:「你讀過某某書嗎?」(這某某書,你可以想像成是吳明益的小說、楊牧的詩集等等)假設你未曾讀過,你會不會覺得丟臉?或者是,你會打腫臉充胖仔,說你略懂略懂?
我們應該試著吸收各種不同美感,拓寬自己審美的韌性,讓自己有彈性的去面對不同的事物,而不是只耽溺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已。
主角們熱愛漫才,想在漫才的圈子裏努力,但正是這樣的努力讓他們感到痛苦。所以最終,在面對失敗時,那份為了理想付出的努力究竟算什麼呢?
人的成長,其實就代表我們會失去某些東西:我們失去了童年、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失去了被人捧在手心的環境,但相應的我們得到了獨立自主。這其實就是一種轉化,一種變成熟的過程。
人與人的情感往往也非用文字就可以清楚描述的。我們對於人的感情,經常用親情、友情、愛情來定義。然而人的情感關係真的只能是這樣的嗎?
「 身處在一個被療癒淹沒的生活裡,我感覺著療癒的核心其實是勉強。」— 張心情
「夠好就好」的領導者,在這個概念中「失敗」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能透過失敗,來迅速學習與調整,那麼這個政治人物會顯得更有韌性與適應力,這在現代社會來說並不是壞事。
不找還好,一找發現這部漫畫原作真的是不得了,明明是漫畫,卻充滿了文學性,漫畫製造出的氛圍、要探討的議題,簡直就像在看太宰治的小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