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們熱愛漫才,想在漫才的圈子裏努力,但正是這樣的努力讓他們感到痛苦。所以最終,在面對失敗時,那份為了理想付出的努力究竟算什麼呢?
沒有演員是完美的,如果一個演員真的在某些演出上無法做到位,導演或製作方也有責任把演員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一齣戲的好壞,不會純粹是編劇、或導演、或演員單方面的責任。只有互相雕磨,才能讓整齣戲的質感更加提升。
現在回頭來看,他們兩個相愛似乎也不意外,新垣結衣對星野源來說,就是那個最美的日常。而這兩篇文章,簡直也像是星野源寫給新垣結衣的情書。大概也只有愛的力量能打破次元壁,讓故事裡的情侶走到現實,變成真實生活中的夫婦。那份愛情,讓戲劇的夢幻力量成真。
藤原新也的散文集《總覺得波斯菊的影子裡藏了誰》裡,收錄了一篇故事〈東京,謝謝〉,情節和跟《いつ恋》的故事非常相似。當然這不是說《いつ恋》抄襲了藤原新也的故事,而是說這幾乎是東京這個大都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尤其最近這個世道,對年輕人、尤其是上京打拼、家世背景比較差的年輕人來說,環境可說是非常的嚴苛。
anone開播以來,收視率屢創新低,有的人說這齣戲步調太慢,有的人說看不懂他在演什麼,每集故事都像說了些什麼,卻又好像什麼都沒說。但我覺得,正是這種步調把劇中角色的處境給刻畫出來:劇中每個邊緣人,明明失去了未來,卻又私自默默的懷抱著希望,而生活中也看似有什麼要發生,但最後往往什麼也沒有。
劇中的主角道間就是這樣的魯蛇,年輕時得了新人獎,卻馬上遭遇了父親弒母的慘劇。他的小說本無人問津,因緣聚會得了類似芥川賞的文學最大獎,卻又馬上被人挖出他是殺人犯的兒子,而身邊的好友也一個接一個離開......
我記得在追劇過程中,最有趣的經驗之一是,許多鄉民都在猜測爆炸案另有隱情,認為不是主角們炸死了無辜學生。但大家都被作者擺了一道,作者說,人是我們殺的,爆炸案「就是我們幹的」。於是很多觀劇的人跟著主角們一起被逼入絕境。現實中,已經沒有脫罪的道路,就算有,又要如何苟活?
其實我不太曉得女主角羽田怎麼會喜歡上富岡這樣的魯蛇,這不太科學,但或許,就是因為這種不科學、強烈想要和人產生關係的願望,讓富岡從魯蛇的悲劇裡逃了出來。
如果說,《Border》是在講善惡間界線的故事的話,那麼《ON 異常犯罪搜查官》大概就是在講正常人與變態間的故事了吧。這齣戲花了很多精力和美術在變態的殺人手法和屍體上,聽說被不少觀眾投書抗議。從前半部的姦殺、塞糖果塞到死、兇手們不斷被自殺,到後半部的塞錢塞到死等等......這些殺人手段真的都很異常。但正常人的我們,跟變態間的距離真有那麼大嗎?
這齣戲講的是天才與庸才之間的人的故事。故事中雖然有一個天才女畫家,但這位天才卻彷彿失去天份,畫不出東西,開始向下沈淪。這齣戲另外還有有一個被天才嘲笑的庸才,但他不斷努力,想看到天才眼中的風景。然而,這世界真的有所謂的「天才」和「庸才」嗎?
「藝術應該要真善美」,這觀點某方面來說沒錯,但很容易流於道德教條。往往只有墮落過、經歷過黑暗的創作者,才能真正切身理解真善美是什麼。
四重奏第八話有這麼一段,別府的弟弟以「世人」的價值觀,嘲弄了四重奏的成員。這橋段和太宰治《人間失格》裡的某橋段幾乎一模一樣:當主角備受好友冷嘲熱諷時,他理解到,所謂的「世人」,就是眼前對他冷嘲熱諷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