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的善良將自己封閉了起來:《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讀後感
因為太過善良,深怕自己會打擾或傷害他人,所以碰到困難一切都自己承擔,不願求助他人。最後,自我就被自己的善良封閉起來了。
因為太過善良,深怕自己會打擾或傷害他人,所以碰到困難一切都自己承擔,不願求助他人。最後,自我就被自己的善良封閉起來了。
我一直覺得,藝術可以比身心靈書籍更觸碰到生命的核心。一個人在投入到創作時,必然會面對到自己的個性、與生命的難題。而唯有自己真正突破這些困境,你的創作才有機會突破。
這些情緒並沒有輕率的變成政治抗爭的語言,因此作品保留了纖細的特質,而這其實比政治抗爭的語彙更加的有力,也更惹人憐愛。
你是否被人問過:「你讀過某某書嗎?」(這某某書,你可以想像成是吳明益的小說、楊牧的詩集等等)假設你未曾讀過,你會不會覺得丟臉?或者是,你會打腫臉充胖仔,說你略懂略懂?
閱讀就是這樣子,不一定要強迫自己把書讀完,只要能被書中其中一個段落、甚至一句話給感動,這本書就有他的價值。而這也是獨角獸計畫想要提倡的概念。
我們應該試著吸收各種不同美感,拓寬自己審美的韌性,讓自己有彈性的去面對不同的事物,而不是只耽溺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已。
主角們熱愛漫才,想在漫才的圈子裏努力,但正是這樣的努力讓他們感到痛苦。所以最終,在面對失敗時,那份為了理想付出的努力究竟算什麼呢?
歌詞雖然有謠言Rumor一字,這首歌其實並不是在講什麼八卦謠言對人傷害的主題。
人的成長,其實就代表我們會失去某些東西:我們失去了童年、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失去了被人捧在手心的環境,但相應的我們得到了獨立自主。這其實就是一種轉化,一種變成熟的過程。
你每天都習慣著今天的花束比昨天枯了一點點,直到某天,你才驚覺瓶中插的是枯枝敗葉,而不再是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