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庸俗若即若離的浪蕩子:讀《惡之華》與《智惠子抄》

當我們的反叛性被當作是魯蛇的憤世忌俗,甚至是精神醫學裡的病徵,又或者當我們的反叛被商業機制收買,變成一種標榜獨特性的文化商品,那麼這時代的叛逆、這時代的浪蕩子還能往哪去呢?
當我們的反叛性被當作是魯蛇的憤世忌俗,甚至是精神醫學裡的病徵,又或者當我們的反叛被商業機制收買,變成一種標榜獨特性的文化商品,那麼這時代的叛逆、這時代的浪蕩子還能往哪去呢?
所謂的「中華民國美學」,這種出於生存需求的大眾美學,真的可以算是一種美學嗎?或者,我們可以問,大眾階級的美感一定真的是不好的嗎?
文藝人士,感覺充滿了理想性,但實際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種算計與權力競逐處處可見,只是文人很善於用各種冠冕堂皇的詞彙來包裝自己。本書布迪厄以社會學方式分析了文藝場域、以及文人生存的手段。
Bourdieu是社會學界很重要的大師,他的學說很清晰、也很生活化的說明了人的品味、審美觀,和我們身處的階級、生活情境有很大的關係。這本《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是他1965年的作品,透過攝影,他分析了美學品味與階級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