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福音戰士》:一部關於成長的現代神話

這25年的期間,社會變化很多,身為讀者的我們也變化很多,劇中角色面對的處境,面對的孤獨,時隔25年,我們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嗎?我們是沈溺在孤寂的氛圍裡,和真嗣共鳴?我們是和明日香一樣,痛罵真嗣長不大?是和源堂一樣瞧不起小孩子氣,但內心可能一樣脆弱?
這25年的期間,社會變化很多,身為讀者的我們也變化很多,劇中角色面對的處境,面對的孤獨,時隔25年,我們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嗎?我們是沈溺在孤寂的氛圍裡,和真嗣共鳴?我們是和明日香一樣,痛罵真嗣長不大?是和源堂一樣瞧不起小孩子氣,但內心可能一樣脆弱?
整體來說,看這齣電影就像在閱讀一本小說一樣。而且這還是一齣具有後設色彩的小說。裡頭有各種戲中戲、詞中詞,像遊戲一般翻轉了原本既有的結構。這種偶然的翻轉、遊戲、搗亂,就像把堅實的水泥地打破,使之露出土壤一般。而至於這土壤最後會長出什麼植物,那就是想像力的空間了。
這種有B級片潛力的戲劇,也很容易在結尾崩壞爛尾。像《圈套》最初其實也是懸疑緊湊,但最後卻變成為了搞笑而搞笑的鬧劇。《漂流者》未來會往哪個方向走呢?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有演員是完美的,如果一個演員真的在某些演出上無法做到位,導演或製作方也有責任把演員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一齣戲的好壞,不會純粹是編劇、或導演、或演員單方面的責任。只有互相雕磨,才能讓整齣戲的質感更加提升。
人會改變的,很多相愛的人最後無法繼續愛下去,都是因為彼此在改變後,狀態頻率再也對不上。出社會和在學的對不上、賺大錢的和沒成就的對不上、走商的和走文的對不上……..曾經相同的軌跡,都有可能在某一刻開始漸行漸遠。對偶像的迷戀也是這樣,是需要緣分俱足的。
戲劇裡,在第二集中,波瑠飾演的朝倉美月因為職業型態的「不正常」,因而無法談個「正常人的戀愛」, 她為此感到困擾不已。然而所謂「正常」究竟是什麼呢?
如果說《四重奏》是解構友情、《anone》是解構家庭的話,那麼《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所解構的就是愛情。
要領取補助這件事,心中的被剝奪感、價值低落感、被遺棄感全都浮起來了。對未來沒有憧憬,覺得厭世。
現在回頭來看,他們兩個相愛似乎也不意外,新垣結衣對星野源來說,就是那個最美的日常。而這兩篇文章,簡直也像是星野源寫給新垣結衣的情書。大概也只有愛的力量能打破次元壁,讓故事裡的情侶走到現實,變成真實生活中的夫婦。那份愛情,讓戲劇的夢幻力量成真。
我們常在報紙、新聞上看到很多報導,例如某某某出了車禍、某某某犯了什麼案件、然後誰跟誰戀愛結婚、誰又跟誰分手怨懟。但是這些新聞過後,他們彷彿就像不重要的資訊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過了一年、五年、十年後,我們搞不好都已忘記曾經有這些事情發生。但如果可以,你是否會在意這些新聞人物後來過得怎樣?
卡莉怪妞的歌曲,從MV就可以知道,他給人的畫面很豐富,可是其實除了卡莉以外,所有其他的角色都是帶面具、都是幻想出來的。那就像是一個很孤單、很無趣、很百無聊賴的人,他只能靠著腦內幻想來填滿時間。
某方面來說,我有點受夠了攝影師一直拍女生,每個鏡頭下的女生都在賣弄性感,好像人靠性感就能活著似的,煩死了。所以我就一直想找看看有沒有專拍男性的攝影集。這本《蜷川妄想劇場》就是找到的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