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很多過了3、40歲的朋友都有一些焦慮,也許是最單純的年紀的焦慮、容貌的焦慮。有些未婚的開始哀嘆自己將孤老一生。或是覺得自己年紀大了還一無所成,夢想幻滅。也開始有人哀嘆健康狀況不比從前,甚至發現患了不好的疾病等等。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吧?
但在《人生故事專案》一書中,Bruce Feiler嚴厲批評了「中年危機」這一個說法。他探討了「中年危機」這個觀念的起源,最初是一個心理學家想效法佛洛伊德、艾略克森、皮亞傑這些前輩,提出人一生的心理發展階段論,所以提出了所謂的「中年危機」這樣的詞彙。但這個概念當時並沒有受到太多迴響。(而他的研究資料來源是300多本的偉人傳記。(呃呃))
接著耶魯大學的Daniel Levinson想進一步發展中年危機的理論,說男人的生命像四季,每個生命階段分別是17、40、60、80歲。他說每個人會在相同時間點、經歷相同的發展階段。他稱中年危機會從40歲開始,並在45歲又6個月結束。這是一個很僵硬的論點,其實最初也沒太多人相信。
後來是靠著一位記者Gail Sheehy,在1976年時將之通俗化,出版成《旅程》一書,大為暢銷,中年危機的概念才被廣為人知。而那個年代正是美國社會動盪的時刻,包括了失業率攀升、性解放運動等等。
但後來許多人針對中年危機這概念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反省。研究發現其實並非每個人都有中年危機,甚至很多人是進入中年後生活過得更好。
當然,也的確有人在中年遇到了生活的危機,但Bruce Feiler認為其實危機不會只有中年才到來,而是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一直有事件在干擾生活的進行。
換句話說,「中年危機」並非是一個很適切的概念,有時候危機不一定和中年有關,中年面對危機也不一定要照既定成俗的方式來解決。
因此Bruce Feiler希望我們不要覺得我們「應該」怎樣活,也沒人規定中年就非得要怎樣。如果危機、困境、突發事件都沒有「應該」怎麼發生的話,那麼面對困境的方法、出路的選擇有什麼好應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