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在閱讀《人生故事專案》這本書。這本書一個很大的宗旨,是想要打破「線性人生」這個觀念。
什麼是「線性人生」?
其實以前傳統的文化上,人們對於生命、對於時間的認識,並不那麼線性,或至少不那麼機械化。例如許多古文明、或者農業社會,他們對於生命與時間的想像,是猶如春夏秋冬輪替般,是循環式的。
當然古代人對於年歲的增長,也都有一些期許或見解,但並沒那麼機械化,不是一個硬性化的規定。
《人生故事專案》的作者Bruce Feiler認為18、19世紀的工業革命,讓人們對於時間與生命的認知變得機械化,人們對於時間的想像和時鐘、和機械產生了連結。
而也是那個時期發展出來的心理學,也受了類似的影響,將人們的心理狀態與機械化的時間觀念連結了起來。佛洛伊德提出了不同的性心理發展期、皮亞傑提出了不同的人生發展階段、庫伯勒羅斯提出了悲傷五階段、曾師從榮格學習的約瑟夫坎伯提出了英雄旅程概念、艾略克森提出人生發展八階段……
Bruce Feiler這些理論其實都太過線性化,立論或調查過程常常也不嚴謹。
其實我自身的論文有研究過相關的背景。心理學的產生,的確和18、19世紀工業革命的大環境有所關係。然後當時的心理學家,無論是佛洛伊德、或是榮格等等,他們那一代的前輩學者常常會有提出宏大理論的傾向,常常會想構想出一個架構來解決所有問題。
但這些宏大的理論,後來被很多學者反省,因為當這些心理學家、理論家越想建立宏大的理論,往往就把話講的越死,然後我們就會發現這世界比我們想的還要複雜,會發現這些理論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搞不好還幫我們製造出更多問題。
總言之,Bruce Feiler想要打破人生是線性發展的假象,他認為人生遠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更活潑,畢竟無情的災難不會照著線性的理論發生,我們隨時都可能遭遇意外,這樣我們怎可能依照那些人生階段的理論而活?
一體兩面的,人生也遠比我們想像的有更多可能性:誰說年輕人應該要怎麼社會化?誰說人到中年就一定得怎樣或不能怎麼樣?誰說人的生命就非得照著別人的期待而活?
而《人生故事專案》就蒐集了很多非線性人生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很觸動人心,也展現了人其實可以有很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