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對方太笨?還是我們的思考單一?
在社群媒體狂飆的時代,我們被餵養各種經過選擇過的資訊,然後我們發現自己越來越偏好特定的言論,喜歡在同文層中取暖。與之相對的,是我們同時發現有一個和我們思想與生活模式完全相異的群體(例如1450、韓粉、柯粉等等、護家盟、甲甲等等),我們即便有時「良心作祟」,想試著了解他們,但卻發現自己無法融入對方,我們甚至可能覺得自己是打從生理層面就厭惡對方。
但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也許不是我們討厭的群體太偏執,而是我們彼此擁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你是否曾經懷疑自己吸取的知識管道太單一,以致我們思考偏向了某個特定的模式?
這些都是社群媒體時代的我們經常面對的問題。貝勒大學人文學榮譽教授亞倫・傑考布斯(Alan Jacobs) 的著作《冷思考》就是探討這現象的著作。
我們的思考,往往是為了迎合他人、排除異己
我們聽過這樣一句老生常談:「我思故我在」。
這句話似乎為時代拉開了一個帷幕,世人開始推崇理性思考,並將之和自我的獨立建立了連結。與之相關的,很多人們(至少知識份子是如此)似乎不太情願展露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似乎會讓我們失去思考的理智,在情緒下我們失去了自我。
然而Jacobs在書的一開頭就強調:關於思考這件事,獨自思考是不可能的。我們都是在和他人一起思考。
我們無法獨立思考這件事,他可以從哲學的層次開始講,但這講下去可能會過於偏離主題。但最起碼,從我們生活的經驗來看,我們平時所說的思考,不可能是無中生有的,我們經常是為了說服某人、討拍某人、或是反駁某人才進行思考。
同時,Jacobs也提及,思考這件事和情緒並非相對。往往情緒陶冶能力好的人,思考能力會比較好。而且重要的是,我們的思考往往也建立在我們對事物的情感之上。
在以上的前提脈絡下,由於思考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和集體有關,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到:思考這件事和人際關係的建立、結盟排擠等息息相關。
所以,我們在社群媒體裡常常可以看到一個現象,每當遇上一個重大社會議題必須進行抉擇、或是碰上選舉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智力測驗」這個詞彙,這詞彙的潛台詞是:「你只要不是白癡,你就不會選擇XXX。」
這時所謂的「智力測驗」講的並不真的是智力,不是在講思考能力這件事。這個詞彙主要是在講不同群體間結盟與排擠的策略。
不同的文化 產生不同的道德
這種群體間的小圈圈,或者我們說的同溫層,其實就是「道德母體」的來源。
舉例來說,中產階級就會追求獨立自主,會強調要做自己,爭取自我實現的機會。相對的,他們就會批評大眾階級的人太喜歡管別人閒事,甚至連他人的性傾向都要管。但對於資源缺乏,需要互相幫助的大眾階級來說,便會覺得互助是美德,他們反而會覺得中產階級的人過於自私。
「互助」、「追求自己的理想」這些都是美德,但很少人發現這些所謂的美德,很可能都是某個特定群體因為自己生存條件之故所產生出來的道德性要求。所以我們必須了解,人們對於人權、政治、宗教、性別、環境等觀念的形塑,其實和群體關係息息相關。這從來就不是善惡一刀切的問題,每個不同的群體都有他們自己判別善惡的角度。
而由於人們往往害怕被摒棄於小圈圈之外,所以我們會願意去吸收、形塑某種思想,來迎合小圈圈。我們所謂的思想、論點,有時只是用於合理化自己在人際關係選擇上的說辭。
很多時候,我們在網路上、公共場合的長篇大論、義正嚴詞,其目的只是要展現姿態,只是要引起同溫層的共鳴,而非和不同的陣營溝通。
對想像的敵人叫囂
而和這種追求同溫層關係建立的一體兩面,就是對敵對陣營的嫌惡感。 網路這種工具的產生,不但沒有幫助我們跟遙遠的敵人建立溝通管道,更多時候是讓我們可以跟看不見的敵人相互叫囂。
作者Jacobs這裡提了一個比喻,他說這就像以前的人,打電話給遠方的人時,常常會拉高嗓門說話。然而我們卻不會對自己身邊的人這麼粗魯無禮。Jacobs稱此為online disinhabition effect。對於看不見、假想的敵人,我們常常會把對方想得很糟糕,然後用粗鄙言詞對待。
我經常看到某些社群貼文,他們彷彿編劇家一般,會想像敵人會用什麼樣的邏輯、手段做骯髒事,然後貼文者會根據這些自己建構出來的劇情批評敵人,然後文章最後可能會自以為帥的補一句「幹你娘」、「笑死」作結。但在現實社會裡頭,我們實際和人面對面的時候,卻不太可能有這樣的場景產生。
除此之外,另一個造成溝通失調的,就是SNS媒體私下、公開、半公開的對話,這之間的界線難以確定。例如我們在自己臉書、IG上的抱怨文、黑特文,他究竟算是哪一類型的發文?他會對溝通這件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總之,我們必須了解:人們並沒有自己想像那樣開明與包容。甚至建立敵人、對人有敵意是一種需求。
事實上,人不可能完全不對人不存戒心,不可能沒有偏見,也不可能每件事都要用先理性思考判斷後才做決斷,因為若真的這樣幹,這會拖垮我們的生活。
既然獨自思考不可能,慣性又難以避免,所以作者建議盡可能的尋找好多人做朋友、做不同思考的模型,和眾人一起思考。
思考的僵化:貼標籤、與錯誤的文學比喻
在前半段描述思考與群際關係的關聯後,《冷思考》的後半段描繪了幾個我們思考時常犯的幾個錯誤模式。
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常常落入錯誤的比喻裡頭。我們都知道文字是僵固的,都有時會讓我們陷入僵固的想像裡,限縮了思考空間,「貼標籤」便是這樣的思考陷阱。
而為了打破僵化的想像,我們有時可能會使用文學比喻的手法,試圖讓溝通的對象能更理解我們的想法。但有時候比喻卻可能讓我們陷入另一個方向的僵化。
例如,我們經常將論證的過程比喻成戰爭(思想戰、論戰),或是在選舉時,也會使用戰爭的比喻(選戰,藍營、綠營)。在這比喻下我們常常會跟真實的戰爭一樣,失去了人性。 同時在這樣的比喻下,我們若在討論中「失敗」時,我們就好像敗戰的戰俘一樣失去了立場。
Jacobs說,最可怕的比喻是看不出是比喻的比喻,比如,科學時代我們常用機械来比喻人類的心智,從而物化了人類心智情感。而以上面戰爭的比喻來說,假設我們長時間使用這樣的比喻,久而久之變成自然,不覺得那裡奇怪時,我們就可能從最根本的層面限制了自己的思考模式。我們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看不出比喻的比喻呢?
這種錯用比喻的思考模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種更常出現的模式,那就是「換句話說」。Jacobs認為這種換句話說的模式有時很可怕——它會把別人的論證代換、簡化成自己的觀點、甚至換成完全相反的觀點。
試著認識不同的思考脈絡
面對這些思考時可能會遇到的陷阱,我們應該要怎麼辦呢?Jacobs書中提供了幾個方法:
1、方法演技:這方法其實就是換位思考。我們要了解,「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其實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因為換了位置後,我的的生存情境、條件可能就完全不同了,這時,有了不同的思考模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2、雙重開機:舉例來說,我們在選擇手機時,常常會看到安卓粉和果粉莫名的相互叫囂。但當你使用android 和iOS時,可能在某些時候會覺得是這個系統好、有時則可能是另外一個。而且更多時候,雙方功能其實沒差太多,或是這些差異常常也沒大到你必須刻意去反對某系統。
這些方法,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試著讓自己能更多加了解不同的脈絡,而不要讓自己侷限在既有的思考模式。Jacobs以語言的學習舉例,我們有學過語言的都知道,要能使用對方的語言來思考,我們才比較能了解對方的語境與文化脈絡。其實思考也是類似的,而大多的時候,我們並不真的了解對方的語言與思考模式。所以我們遇到了什麼不同的意見,不妨等個五分鐘,不需要急著在第一時間就附合或反駁什麼。
是堅持核心價值還是固執?談為什麼人會堅持己見
從反面來說,我們可以談談為什麼人會堅持己見?
Jacobs以「沈默成本」的觀點作解釋。簡言之,當你越支持某個想法,你對某個想法「投資」越多了以後,你就越不容易放棄你支持的信念,否則你過去對某信念的投資就形同浪費了。
這種現象其實不僅在政治、宗教領域常會發生,社群媒體也很容易出現,因為我們在社群媒體很容易找到同溫層來堅定自己原有的想法。在社群媒體裡,無論社會發生了什麼事,同溫層似乎都有辦法將之轉化成證明自己的論點。
面對這樣些現象,Jacobs在書末提到我們應該試著去學習不同的文化,學習社會上不同階層、族群的「行話」。有時即便無法真心理解,但也試著學著尊重。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因為獨斷的思考模式而撕裂社會。